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原理和主要技术名词和技术规范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罗哥夫斯基(Rogowski)线圈和轻载线圈的基本原理。
Rogowski线圈? 由于采用非磁性的骨架,不存在磁饱和现象。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次电流通过Rogowski线圈得到了与一次电流I1的时间微分成比例的二次电压E,将该二次电压E进行积分处理,获得与一次电流成比例的电压信号,通过微处理器将该信号进行处理、变换、分析,即可将一次电流信息变成小电压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出。硬度计| 探伤仪| 电子称| 热像仪| 频闪仪| 测高仪| 测距仪| 金属探测器| 试验机| 扭力计| 流速仪| 粗糙度仪| 流量计| 平衡仪|
图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Rogowski线圈原理图
轻载线圈? 它代表着经典感应电流互感器的发展方向,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轻载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原理图
它由一次绕组、小铁芯和损耗最小化的二次绕组组成。二次绕组上连接着分流电阻Ra,二次电流I2在分流电阻Ra两端的电压降U2与一次电流I1成比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比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拥有更大的电流测量范围。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采用电阻分压原理,其原理如图3所示。互感器由高压臂电阻、低压臂电阻、屏蔽电极、过电压保护装置组成。通过分压器将一次电压转换成与一次电压和相位成比例的小电压信号。采用屏蔽电极的方法改善电场分布状况和杂散电容的影响,在二次输出端并联一个过电压保护装置,防止在二次输出端开路时将二次侧电压提高。也可采用电容(阻容)分压的原理制作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图3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图
主要技术名词和技术规范
1、额定电流比:额定电流比指一次额定电流与二次额定电流之比。
2、准确度等级:由于电流互感器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根据电流互感器允许误差划分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
3、额定容量:额定二次电流通过额定二次负载时所消耗的视在功率。
4、额定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是指一次线圈长期对地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5、极性标志:
① 一次线圈出线端首端标为L1,末端为L2。当多量限一次线圈带有抽头时,首端标为L1,末端为L2,L3……等。
② 二次线圈出线端标志,首端为K,末端为。当二次线圈带有中间抽头时,首端标为,自第一个抽头起依次为K2,K3......等。
③ 对于具有多个二次线圈的电流互感器。应分别在各个二次线圈的出线端标志“K”前加注数字。